跳 至 主 要 内 容
PS_banner_01aPS_banner_01b
列印页面
 

口 服 抗 高 血 压 药 物

 
 

高血压


血压是指当心脏把血液泵进动脉时,血液于动脉壁上所造成的压力。血压水平会因年龄、性别、体能活动水平和情绪变化等因素而产生变化。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地高于正常范围,即收缩压(上压)持续处于140毫米水银柱或以上,或舒张压(下压)持续处于90毫米水银柱或以上。引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家族史、缺乏运动、摄取过多盐分、饮酒过量、过重和有吸烟习惯。某些药物或疾病,如肾脏或内分泌疾病,也可能会引起高血压。

患上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的病征,许多患者可能在检查血压或出现并发症时才发现患病。血压太高可引致眩晕、视线模糊不清、头痛、疲劳和面部发红等症状。正确地管理高血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控制欠佳的高血压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中风、冠心病、心脏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等。

  高血压
 

返回最顶

 
 

抗高血压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是用来降低高血压的药物。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些副作用,但这些通常可以透过调整剂量或转换另一类抗高血压药物来解决。病人应仔细遵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如果有任何担忧或疑问时,应向你的医生查询。

在香港,抗高血压药物须经医生处方才可在药房配发。此类药物只能在医生密切的监察下服用。市面上有多种不同剂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口服剂 (如药片或胶囊)和注射剂 (如肌肉或静脉注射剂)。而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口服药物包括:

  抗高血压药物

1. 甲型(α)阻断剂 (如:多沙唑嗪、哌唑嗪)

2. 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

3. 血管收缩素II接受体拮抗药 (如:氯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

4. 乙型(β)阻断剂 (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及普萘洛尔)

5. 钙离子阻断剂 (如:地尔硫䓬、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

6. 中枢性降压药 (如:甲基多巴)

7. 直接肾素抑制剂 (如:阿利吉仑)

8. 利尿药 (如:阿米洛利、呋塞米及吲达帕胺)

9. 血管舒张剂 (如:肼屈嗪)

 

返回最顶



  常见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药物分类
常见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

1. 甲型(α)阻断剂

嗜睡、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跳过速、水肿、乏力、眩晕、头痛、口干

  • 首剂药物应在睡前服食,以避免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2. 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持续的干咳。
其他: 眩晕、高血钾、血管性水肿(脸部和颈部肿胀)、皮肤出疹。

  • 孕妇忌食
  • 不建议同时使用钾补充剂、保钾利尿剂及含钾的代盐
  • 禁止合并使用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含阿利吉仑(aliskiren)成分药品于糖尿病患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GFR < 60 ml/min/1.73 m2)
  • 不建议同时使用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收缩素II接受体拮抗药或阿利吉仑(aliskiren)
  • 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收缩素II接受体拮抗药不应合并使用于糖尿病肾病变患者

3. 血管收缩素II接受体拮抗药

眩晕、头痛、高血钾、血管性水肿(脸部和颈部肿胀)

  • 不建议同时使用钾补充剂、保钾利尿剂及含钾的代盐
  • 禁止合并使用血管收缩素II接受体拮抗药及含阿利吉仑(aliskiren)成分药品于糖尿病患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GFR < 60 ml/min/1.73 m2)
  • 不建议同时使用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收缩素II接受体拮抗药或阿利吉仑(aliskiren)
  • 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收缩素II接受体拮抗药不应合并使用于糖尿病肾病变患者

4. 乙型(β)阻断剂

疲倦、手脚冰冷、心跳缓慢、腹泻、恶心、眩晕、失眠

  • 患有哮喘、支气管痉挛或有阻塞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不应服用乙型(β)阻断剂
  • 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可掩盖低血糖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征状

5. 钙离子阻断剂

面部潮红、头痛、脚踝肿胀、便秘、眩晕、疲倦

  • 服用某些钙离子阻断剂时,应避免饮用西柚汁
  • 多吃高纤膳食及喝大量的液体,以减少便秘的副作用

6. 中枢性降压药

头痛、眩晕、疲倦、口干

  • 可使人昏昏欲睡,如受影响,病人不应驾驶或操作机械

7. 直接肾素抑制剂

腹泻、高血钾、眩晕、关节痛

  • 禁止合并使用阿利吉仑(aliskiren) 与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收缩素II接受体拮抗药于糖尿病患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GFR < 60 ml/min/1.73 m2)
  • 不建议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GFR < 30 ml/min/1.73 m2) 使用
  • 不建议同时使用阿利吉仑(aliskiren) 与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收缩素II接受体拮抗药

8. 利尿药

尿频、脱水、眩晕、肌肉痉挛和肠胃不适、眼部疾病

  • 应在早上服用
  • 某些利尿药可引致血钾或血钠水平偏低
  • 磺胺类(Sulfonamides)或其衍生药物可引起特异体质反应,导致脉络膜积水、继发性急性隅角闭锁型青光眼和/或急性短暂近视

9. 血管舒张剂

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胸口痛、关节痛

  • 如果你有关节炎的征状、不明原因的发烧或疲倦,应告诉你的医生
 

返回最顶

 
 

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须知*


当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时,应牢记以下事项:
  • 熟悉你正在服用的药物名称及剂量,并留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 遵照医生的指示定时服药,有助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除非医生建议你改变治疗方案,否则,你仍要保持服用相同剂量的药物,即使你的血压有所改善。

  • 不要在没有医生指示的情况下自行停药,并应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服药。如你忘记服药,除非当时已接近服食下一剂量的时间,否则应尽快补服。如已差不多到下次服药的时间,则毋须补服而只依时服食下一剂量便可,切勿同时服用双倍剂量。

  • 药物不应与酒精类饮品同服,以避免引致头晕及昏晕。

  • 某些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可引致头晕或昏昏欲睡,这些情况于服药初期或在药物剂量有所更改后较常见。如你觉得头昏眼花,就不应驾驶或操作机械。如有关情况持续,你亦应谘询医生。

  • 你应确保有足够数天存量的药物,不要拖延至最后一刻才续配处方。

  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须知
 

返回最顶

 

 

与医生沟通*



  • 抗高血压药物只能在医生监督下使用。

  • 向医生征询以确定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及副作用,医生会因应你的临床状况及治疗反应,处方最合适的药物。

  • 因某些药物可能会与抗高血压药物有相互作用,及某些疾病可能须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你应告知你的医生你正在服用的药物及病史。

  • 某些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如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收缩素II接受体拮抗药,可能会影响胎儿,因此不应在怀孕期间使用。如你正在怀孕,请告诉你的医生。

  • 某些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可能会进入母乳。如你正在喂哺母乳,请告诉你的医生。

 
与医生沟通
与医生沟通
 
  • 如你怀疑你的征状或副作用与你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关,应尽早向医生查询。

  • 请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定期覆诊及依照医生的指示在家监察血压是非常重要。

  • 在服用任何药物或健康产品前,应先向医生查询,因这些产品可能会影响你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或与你的抗高血压药有药物禁忌。

  • 自行服用健康产品不仅可能加重病情,更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后果。事实上,部分有声称能稳定血压的健康产品,经化验所分析确认,确实违法掺杂了抗高血压药物。因此,在服用其他健康产品前,请务必谘询医生并遵循所定的治疗方案。

 

 

返回最顶

 

 

药物的贮存

抗高血压药物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除非药物标签上列明,否则药物通常无需冷藏。此外,应妥善将药物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和看见的地方,以防止儿童误服。

 

*此资讯可能未能涵盖所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注意事项或医疗建议。有关用药指导,请务必谘询您的医护专业人员。

返回最顶


 
药物办公室特此鸣谢监测及流行病学处和专业发展及质素保证对编写这篇文章作出的宝贵贡献。
 



卫生署药物办公室
202510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