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S_banner_01aPS_banner_01b
Print Page
 

生 物 相 類 似 藥:什 麼 需 要 知 道?

 
 

什麼是生物相類似藥?

我們大致可依據,所採用物料是甚麼來源,與製造生產的不同流程,而把藥物分類為:「化學藥」和「生物藥」。化學藥,採用的是非生命的物料,一般是以化學品,加以合成的方法生產;而生物藥,採用的則是有機的生物體,並以有如發酵作用、細胞培養、去氧核糖核酸(DNA)操控等多種不同方法生產。
 
長久以來,化學藥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但隨著生物科技日益進步,「生物」藥在過去數十年已慢慢贏得一些位置。生物藥的部分例子包括:胰島素(來自生物重組技術的)、依泊丁(epoetin,血液成分的生長因子)和抗體(來自「克隆」複製技術的)。
 
新藥可得以推出市場,是由於藥廠不斷研究和創新。生物藥,可應用於治療或紓緩一些常規化學藥未能處理得到的病症;換句話說,生物藥對於一些傳統藥物未能治理的病症,給予了新的方案。然而,這些新藥的價格高昂;原因是研發的廠商總享有特定時間的專利保護(一般都為20年)。但是,每當專利屆滿的時候,市場可容許其他競爭者,生產「複製」的藥物,給市民大眾。

 
負責「仿傚」製造的生產商(仿製藥製造商)把藥物「複製」出來。化學藥的複製品,常稱為「非專利藥」或仿製藥。
 
化學藥的分子結構,比生物藥簡單。製造生物藥所需的工藝,比製造化學藥的複雜得多。所生產出來的生物藥分子體積龐大,難以確定分子內每一部分的特性。生物藥分子結構難以複製到與「原研發者」製造的一模一樣。因此,生物藥的「複製品」,也會稱為「相類似生物治療產品;Similar Biotherapeutic Product」,或更常稱為「生物相類似藥;Biosimilar」。
 

返回最頂

 

「生物相類似藥」的例子

生物藥的生產過程,源自有機生物體。與傳統的化學藥相比,生物藥的分子是非常巨大。(圖:「阿士匹靈」和「單克隆抗體」的分子互相比較)
雖然複製該樣的大分子並不簡單,但是已有一些成功製造及銷售的生物相類似藥例子:
 
- 生長激素(Somatropin):促進骨骼和肌肉生長的激素。
 
- 非爾司亭 (Filgrastim):是蛋白質,用於促進人體體內某種白血球的增長。它可用於已接受某種癌症治療的患者,或用於骨髓移植後的患者。
 
- 因福利美 (Infliximab):是抗體,幫助減低導致發炎物質的活性。適用於一些受免疫統失調影響的患者,如類風濕關節炎和牛皮癬。
 

返回最頂

 

「生物相類似藥」與「原研發的生物藥」相比

生物相類似藥,是仿傚「原研發生物藥」的複製品。
研發人員要從零開始工作。他們必須找出所有相關的材料,對所有必要的程序進行驗證,並要進行關鍵於產品「首次」獲批上市的多種研究項目(包括臨牀前和臨牀研究)。
仿製藥製造商,可節省開發的成本,因汲取了前人的製藥經驗;不必「重做」一些原研發者投入了很多時間金錢,且是繁瑣的研究工作。
但是複製生物產品,仍需要多方面的專門技術和保證品質安排。生產的原材料有嚴謹且特殊的要求(例如,所採用的細胞品種來源專屬);另外生產過程亦會受到生產條件輕微變化(例如溫度、配方和容器物料)所影響。原材料與生產的條件儘管只有細小的變化,也能對最終的產品造成大改變。因此,為了確保所生產的生物製品(不論是原研發藥或生物相類似藥)的質量能夠保持平均與一致,須實施嚴格的質量監控。
事實上,即使在原研發者的廠房內,並且已嚴謹地遵守生產標準,生物製品仍會出現一些自然的差異。而原研發者一般也會制定些「標準」測試,以保證所製造出來的產品,能擁有一些發揮功效的重要特性。於產品內,存在著的細小變異的情況,在專業術語稱之為「微觀異質性」。
 
因此,負責仿製的廠商的目標就是,要把「生物相類似藥」和「原研發藥」的差異減至最低。它會以原研發者的生產和檢測方法為藍本,務求使仿製的產品與原創的產品有很大程度上相「近似」。
 
高靈敏度的動物和人體測試(即:一些比對研究),一般都可採納用於偵測原研發藥與「生物相類似藥」之間有甚麼少許的差別。換句話說,這就是要排除該兩種產品之間於臨牀療效和安全性,會有顯著差異的可能。
 
有時,供參照的原創產品可能會有多於一項的適應症(「適應症」是指:標示於藥品內,注明該產品可適應於及可治療於一些疾病或症狀的項目)。那麼,如果臨牀的比對研究(人體測試)能夠證明該生物相類似藥,在「已研究的」某一適應症的範疇與與參照品的療效「相類似」的話;則就可以預期該生物相類似藥(但須個別個案考慮)也能獲准用作,該參照品已獲批准的其他適應症。把生物相類似藥附加上適應症,專業術語上常簡稱為「外推」(即:向外推算演繹藥品的應用範圍)。
 

返回最頂

 

在互換性方面

在這裏有一個問題,就是:「生物相類似」產品可否與原研發產品互相轉換呢?
 
每種的生物製品(不論是原研發藥或是生物相類似藥)都有各自「獨一無二」的特徵;故不能把它們當作是彼此「相同」。
 
在配藥方面,當醫生開處方的是某一特定品牌時,則藥劑師是不允許把該已處方品牌替換成另一品牌;除非已與開處方的醫生達成共識。
 
當病人已開始接受某一特定品牌的生物藥治療時,則不建議轉換至另一牌品;除非在臨牀上的理由充分,及已與病人討論。若情況不確切,建議可諮詢「首次開處方」的醫生,及適當評估潛在的風險。
 

返回最頂

 

一般須知和注意事項

生物產品(包括生物相類似藥)的生產過程,源自有機的生物體;分子結構複雜,及多數為蛋白質的性質。每款生物產品都有各自的安全風險,誘發免疫反應;及有關的風險已在產品推出市場前個別評估。普遍來說,免疫反應通常只會很輕微,或可能不會發生。而免疫的反應作用(如:輸液相關反應或注射部位反應)如有發生的話,一般只是短暫及不嚴重。間中,生物藥會被免疫系統(例如:抗體)中和,並減低藥效。而一些針對於藥物的「罕見免疫反應」,也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及危害性命。
 
因此在進行生物藥治療時,醫生須注意不良反應;另外,病人若遇到有任何副作用,亦須通知醫護人員。
 

返回最頂

 
 

與您的醫生溝通

聽從醫生向你解釋治療方案。醫生會憑著他們的專業判斷,處方不同的生物產品(如:原研發藥或生物相類似藥)。在治療期間如有需要,醫生會通知您在品牌上會否有任何轉換或更改。
 
醫生可能會要求您,特別留意某些的副作用。如果您遇有相關副作用反應,尤其是與免疫系統相關的症狀(例如:過敏或發炎),請立即通知醫生。
 
 

返回最頂

 

生物相類似藥的標籤

在香港,生物相類似藥(與所有藥劑製品一樣)須先註冊才允許於香港銷售或分銷;標籤須有香港註冊編號(即:HK-XXXXX(五位數字)),您可於藥物辦公室網站(www.drugoffice.gov.hk)核對註冊記錄。
 
於已註冊的生物相類似藥產品的標籤上,您也可找到下列資料:
 
- 表示該產品是生物相類似藥的聲明;
 
- 該產品品牌的名稱,與有效成分的名稱;及
 
- 已批准的適應症項目,和有關的臨牀研究的簡要說明。
 

返回最頂

 

產品儲存條件

生物產品(包括生物相類似藥)一般都易受熱變質及易受微生物污染所影響。大多數生物產品都是注射劑,通常應在2°C至8°C之間的溫度儲存,及避免光線照射。但普遍都建議查閱個別產品的標籤,有關儲存的特殊要求。
 

返回最頂

 
 
鳴謝:藥物辦公室特此致謝「專業發展及質素保證」及「社會衞生科」對撰寫本文作出的寶貴貢獻。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2019年7月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