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亦稱:流感)是由病毒科「正粘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在全球各地也有疫情爆發;疾病透過飛沫傳播。患者會有全身乏力、急性發熱、流鼻涕、咳嗽、頭痛、肌肉疼痛和喉嚨痛等症狀;嚴重的病情可引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
流感病毒有三大類型:甲型、乙型和丙型。甲型與乙型流感,佔感染的大多數。多年來流感疫情爆發,通常是與甲型病毒有關;而乙型病毒疫情往往是於相隔幾年才發生。丙型流感感染導致的病情較為溫和,一般認為較少機會誘發疫情。 |
 |
在香港,冬季(一月至三月)和夏季(七月至八月)流感最為常見。H3N2病毒和H1N1病毒(均為甲型流感病毒)疫情一直給社會帶來壓力和負擔;而乙型流感病毒仍有存在威脅。
流感病毒命名與分類的原則,是以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備忘錄為基礎。甲型流感病毒,可依據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emagglutinin,即H)及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即N)這兩種抗原的不同模式和組合,再細分為多種類型;這也是「H3N2」和「H1N1」內「H」和「N」的由來。乙型流感的分類,沒有再細分「H」和「N」,但就有兩個重要分支世系:乙型/山形世系(B/Yamagata lineage)和乙型/維多利亞世系(B/Victoria line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