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S_banner_01aPS_banner_01b
Print Page
 

標 靶 治 療 藥

 
 

癌症

我們的身體由許多稱為細胞的細小單位組成,不同細胞形成各個組織和器官。組織和器官得以生長(就兒童來說)與復修(就成人來說),一般是以受控方式使細胞增加體積並分裂為兩個細胞所致。細胞會按照所接收的化學訊號,進行分裂或停止分裂。


癌症是身體某個特定部位的細胞失控地生長和繁殖的一種狀況。癌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和分裂,卻不能適當地回應控制細胞正常行為的訊號。癌細胞可入侵並破壞四周健康的組織,包括器官。有時候,癌症在身體某一部位發病,然後擴散至其他部位,這個過程稱為轉移。目前有200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每種癌症有其診斷和治療方法。


在香港,癌症是主要的致命疾病。2012年,癌症佔所有死亡個案的30.5%,同年共有13,336人死於癌症。在2002-2012期間,本港癌症死亡個案的上升比率,平均每年為1.4%。五種最常確診的癌症,分別是肺癌(16.6%)、大腸癌(16.4%)、乳癌(12.6%)、肝癌(6.4%)和前列腺癌(5.9%)。在本港所有新確診癌症個案當中,這五種主要癌症佔總數接近六成。

 

返回最頂

 
 

治療

外科手術是大部分癌症的首要治療方案,因為實體腫瘤通常可通過外科手術切除。另外兩種常用的治療方法,分別是化學治療(利用藥物殺死癌細胞或阻止癌細胞分裂,使之停止生長)和放射治療(利用高能量X光或其他種類的輻射,殺死癌細胞或阻止癌細胞生長)

 

返回最頂

 
 

標靶治療藥物

標靶治療藥物與任何用於治療癌症的藥物一樣,在技術上都被視作化學治療。然而,標靶治療藥物發揮作用的機制與標準化療藥物並不相同。標靶治療藥物干擾涉及癌細胞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分子(標靶)。相反,傳統化療藥物則對所有活躍的分裂細胞產生作用。因此,標靶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可能較傳統化療藥物的副作用為少。

並非所有癌症病人都適合接受標靶治療。標靶治療可能僅限於其腫瘤部位有適當標靶可讓某種標靶治療藥物發揮作用的病人使用。有時候,只有當病人符合某些特定條件(例如所患癌症對其他療法沒有反應,癌症已經擴散,或者不能以外科手術切除),他才適宜接受標靶治療。

有些時候,標靶治療是病人唯一所需的治療。不過,在大多數情況,標靶治療會與其他療法(例如傳統化學治療、外科手術及/或放射治療)一併使用。

大部分標靶治療藥物皆細小分子或單克隆抗體。細小分子是針對細胞內的標靶而一般研製的化學物質,因為這些物質較容易進入細胞之內。單克隆抗體是相對較大的免疫系統蛋白質,一般不能進入細胞之內,因此只用於針對細胞以外或細胞表面的標靶。

最常接受標靶治療藥物的方式是口服(如片劑或膠囊)或靜脈注射。一些標靶治療藥物可能以皮下注射方式注入體內。

 

返回最頂

 
 

標靶治療藥物的原理

 
標靶治療藥物可按其運作方式或其針對的細胞部分而分類。以下列出一些較常見的標靶治療藥物類別,但列載的並非全部:

訊號傳達抑制劑

訊號傳達是細胞對環境訊號作出反應的過程,訊號傳達抑制劑則阻斷參與訊號傳達的分子的活動。在某些癌症,惡性細胞在沒有受到外在生長因子促使的情況下仍受到刺激,不斷分裂。訊號傳達抑制劑會干擾這不恰當的訊號傳達。

血管新生抑制劑

新血管的形成過程,稱為血管新生。腫瘤生長超逾某個大小,就必須有血液供應,因為血液提供腫瘤持續生長所需的氧氣和養分。血管新生抑制劑阻止腫瘤生長新的血管,從而阻止腫瘤生長。

細胞凋亡誘導藥物

細胞凋亡誘導藥物令致癌細胞進行一個受控的細胞死亡過程,稱為細胞凋亡。細胞凋亡是身體用以清除不需要或不正常細胞的一種方法,但癌細胞有法子避免凋亡。細胞凋亡誘導藥物可繞過這些法子,令癌細胞死亡。

免疫治療藥物

免疫治療藥物啓動免疫系統,破壞癌細胞。一些免疫治療藥物屬單克隆抗體,可識別癌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當單克隆抗體與標靶分子結合後,具有該標靶分子的細胞便受到破壞。其他單克隆抗體會與某些免疫細胞結合,以助該些細胞殺死癌細胞。

附有毒素的單株抗體

遞送毒性分子的單克隆抗體可針對性地導致癌細胞死亡。抗體一旦與標靶細胞結合,連接到抗體的毒性分子(例如放射性物質或有毒化學物)會被細胞接收,最終令細胞死亡。毒素不會影響沒有抗體所針對標靶的細胞,即人體內絕大多數細胞並不會受到影響。

 

返回最頂

 
 

在香港註冊的標靶治療藥物

香港註冊的標靶治療藥物屬醫生處方藥物,病人應嚴格遵照醫生的指示和建議使用。下列是在香港已註冊的標靶治療藥物,用於治療一些癌症患者的例子:

  • 腦癌:貝伐珠單抗、依維莫司
  • 乳癌:貝伐珠單抗、依維莫司、拉帕替尼、培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及其抗體藥物結合體
  • 大腸癌:阿柏西普、貝伐珠單抗、西妥昔單抗、帕木單抗、瑞戈非尼
  • 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伊馬替尼
  • 胃癌:曲妥珠單抗
  • 胃腸道間質瘤:伊馬替尼、舒尼替尼
  • 頭頸癌:西妥昔單抗
  • 腎癌:阿昔替尼、貝伐珠單抗、依維莫司、帕唑帕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坦羅莫司
  • 白血病:達沙替尼、伊馬替尼、尼洛替尼、利妥昔單抗
  • 肝癌:索拉非尼
  • 肺癌:阿法替尼、貝伐珠單抗、克唑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
  • 淋巴瘤:硼替佐米、維布妥昔單抗、替伊莫單抗、利妥昔單抗、坦羅莫司
  • 黑色素瘤:達拉非尼、伊匹木單抗、維莫非尼
  • 多發性骨髓瘤:硼替佐米、來那度胺
  • 骨髓發育不良/骨髓增值異常疾病:伊馬替尼、蘆可替尼
  • 卵巢上皮/輸卵管/原發性腹膜癌:貝伐珠單抗
  • 胰臟癌:厄洛替尼、依維莫司、舒尼替尼
  • 軟組織肉瘤:帕唑帕尼
  • 甲狀腺癌:索拉非尼、凡他尼布
 

返回最頂

 
 

標靶治療藥物的副作用


科學家曾預期標靶治療藥物的毒性較傳統化療藥物為低。然而,標靶治療藥物可以有重大的副作用。

標靶治療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和嘔吐,腹瀉和肝臟毛病,例如肝炎和肝酵素提升。其他副作用包括:
  • 皮膚問題(如痤瘡樣皮疹、皮膚乾燥、指甲變化、頭髮色素脫失)
  • 凝血和傷口癒合問題
  • 高血壓
  • 心臟損傷
  • 胃腸穿孔(某些標靶治療藥物的一種罕見副作用)

副作用的嚴重程度視乎每種藥物而定,而且因人而異,差異可以甚大。大多數副作用會在治療完成而健康細胞復原後會逐漸消失。克服副作用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你的整體健康和獲處方的藥物。

由於不少標靶治療藥物仍然較新,因此副作用會持續多久,不易說明。某些標準化療藥物的副作用可以持續終生,特別是當藥物對心臟、肺、腎或生殖器官造成長期損害。在很多情況,標靶治療藥物會否引起這些長期變化,仍是未知之數。
 

返回最頂

 

一般須知


  • 如獲處方的標靶治療藥物屬片劑或膠囊,你可能在家中服用。應按照所處方的確切劑量、服藥時間及持續時期服用藥物。

  • 靜脈注射藥物通常以輸注方式注入身體,可持續30分鐘至數小時不等,該程序可在診所或醫院進行。

  • 標靶治療的頻次和持續時期,視乎所患的癌症類別、治療目標、正在使用的藥物,以及身體對藥物的反應而定。你可能每天一次、每星期一次、每數星期一次,甚至相隔更長的時間接受治療。有些藥物會按周期間斷地使用,讓身體在停藥時製造健康的新細胞,恢復體力。其他藥物則可能需每天服用並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 癌症及其療程會為生活帶來重大改變。你可能會感到悲哀、焦慮、憤怒、抑鬱或其他感受。為應付情緒起伏,你應與朋友和家人保持密切關係,並找一個擅於聆聽的人作傾訴對象。你也可以向醫生查詢有關輔導員 、協助癌症患者的團體或網絡的資料,在當中尋求支援。

 

返回最頂

 
 

與你的醫生溝通

  • 向醫生查詢你所患癌症的資料,包括治療方案的選擇。當你對癌症認識更多,便更有信心作出治療決定。

  • 與你的醫生談談標靶治療藥物預期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副作用真的出現時如何治理。有些標靶治療藥物可能會引起罕見和不尋常的副作用,有些可能很嚴重。身體出現的所有變化和副作用,都應告知醫生。
  • 凡服用任何其他藥物或服食保健產品前,必先徵詢醫生的意見,因其他藥物或產品可能影響你所服藥物的療效或增加其副作用。

  • 務必詢問醫生你可否喝啤酒、葡萄酒或任何其他含酒精飲料,因為酒精可能影響你所服藥物的療效或增加其副作用。

  • 目前關於另類療法功效的證據尚不清楚。然而,一些另類治療(如針灸、催眠、按摩、冥想、放鬆技巧和瑜伽)或可助你應付癌症及其治療的副作用,例如疲勞、噁心和疼痛。與你的醫生談談什麼另類治療選擇可帶來一些好處。

  • 在服用標靶治療藥物前,應告知醫生你是否懷孕或計劃懷孕,因為標靶治療藥物可能令胎兒出現缺陷。
 

返回最頂

 
 

標靶治療藥物的貯藏


應按照標籤上註明的條件貯存標靶治療藥物,口服標靶治療藥通常保存在陰涼乾爽的地方,而注射劑型標靶治療藥則通常貯存於雪櫃內。此外,藥物應妥善存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防兒童誤服。
 

返回最頂

 
 
鳴謝:在撰寫本文章的過程中,衞生署“專業發展及質素保證” 及“監測及流行病學處-非傳染病控制部”作出了寶貴的貢獻,藥物辦公室特此鳴謝。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2015年12月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