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S_banner_01aPS_banner_01b
Print Page
 
 

口 服 抗 心 律 不 正 藥

 

心律不正

心律不正是一種與心跳速度或規律有關的毛病,屬常見的心臟疾病。當心臟的電脈不能與心跳互相協調,心臟跳動便會過快(心搏過速)、過慢(心搏遲緩)或不規則,造成心律不正。

大多數心律不正情況都是無害的,但有些情況可以很嚴重,甚至威脅性命。心律不正可能沒有任何迹象或徵狀。醫生或許在你接受例行身體檢查時會發現你心律不正,但並沒有明顯的徵狀。然而,心律不正的明顯徵狀可包括心悸或心胸怦怦直跳、頭昏眼花、暈厥、疲勞、氣促、胸痛和運動耐力減低。情況嚴重時,你可能會有說話含糊不清、視力受到干擾和四肢乏力等徵狀,顯示可能中風。此外,心律不正會令中風的機會增加五倍,心臟衰竭的機會增加三倍,死亡的機會也會增加兩倍。
 

返回最頂

 
 

治療

治療視乎心律不正的類型和嚴重程度而定。一些輕微的心律不正不必治療,但其他心律不正情況,則可運用醫療程序(例如心臟起搏器)、外科手術(例如倘若心律不正由冠心病導致,可施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以及採用抗心律不正藥作出治療。醫生會找出你心律不正的根本成因,並決定應採用哪種治療方法。

抗心律不正藥用以使跳動過快的心臟慢下來。這些藥物也可令異常的心律回復正常和穩定。然而,如你心搏遲緩,卻不能倚靠藥物加快心跳(在這情況下,可能要使用心臟起搏器)。

所有抗心律不正藥都屬處方藥物,只應在醫護專業人員密切監督下服用。抗心律不正藥以多種劑型提供,例如片劑、膠囊和針劑。

 

返回最頂

 
 

抗心律不正藥的分類

一般而言,抗心律不正藥可分為四大類:第I至第IV類。

I類藥物阻斷鈉離子快速內流通道,從而干擾去極化作用。這類藥物同時具有抗心律不正和局部麻醉作用,氟卡尼便是其中例子。

II類藥物的特點是具有β受體阻斷劑的特性。這類藥物通過降低心跳率和心肌收縮力,以及減慢心肌傳導系統的電脈傳導,藉以產生作用。例子包括β受體阻斷劑,例如阿替洛爾、美托洛爾和普萘洛爾(但索他洛爾雖屬β受體阻斷劑,卻主要呈現第III類藥物的活動能力)。

III類藥物阻斷鉀離子通道,從而減慢復極化階段,並延長動作電位持續時間和QT間期。例子包括胺碘酮和索他洛爾。

IV類藥物是某些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但不包括二氫吡啶類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例如地爾硫䓬和維拉帕米。這類藥物通過阻斷鈣離子緩慢內流通道而產生作用,特別對起搏細胞發揮影響。

一種心律不正的藥物-地高辛,並不屬於上述的四種分類但會被經常使用。地高辛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和減低心臟的傳導能力。它也有直接的血管平滑肌作用和主要由自主神經系統,特別是增加迷走神經張力的間接效應。
 

返回最頂

 
 

常見副作用和注意事項


抗心律不正藥
 
常見副作用
 
注意事項
 
1. 氟卡尼
  • 暈眩
  • 視力干擾
  • 頭昏眼花
  • 噁心和嘔吐
  • 頭痛
  • 水腫
  • 乏力
  • 疲倦
  • 腸胃不適
  • 震顫
  • 裝有心臟起搏器或心臟手術後出現心房纖顫的病人慎用
  • 長者慎用
  • 療程應在醫院或在專科醫生監督下展開
  • 只應用於心律不正情況嚴重或可威脅性命的患者
  • 在療程開始前,應先糾正電解質失衡
  • 用於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時,應減少劑量
  • 心臟衰竭和左心室功能異常患者,以及曾患心肌梗塞、血流動力學顯著的瓣膜性心臟病、竇房結功能不全、長期心房纖顫而未嘗回復為竇性心率、心房傳導缺陷、二度或以上房室傳導阻滯和肝功能受損的病人不應服用
2.β受體阻斷劑(例如:阿替洛爾、美托洛爾和普萘洛爾和索他洛爾)
  • 疲倦
  • 四肢冰冷
  • 腸胃不適
  • 噁心和嘔吐
  • 心搏遲緩
  • 低血壓
  • 支氣管痙攣
  • 呼吸困難
  • 頭痛
  • 暈眩
  • 睡眠失調
  • 發惡夢
  • 避免突然停藥,特別是用於缺血性心臟病患者
  •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門靜脈高壓症和糖尿病患者,以及曾患阻塞性氣管病和重症肌無力的病人慎用
  • 低血糖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徵狀可能被掩蓋
  • 哮喘、不受控的心臟衰竭、低血壓、顯著心搏遲緩、變異型心絞痛、代謝性酸中毒、心源性休克、嚴重末梢動脈病、竇房結心搏遲緩、嗜鉻細胞瘤和二度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不應服用
  • 牛皮癬可能惡化
  • 用於腎和肝功能受損的患者時,應減少劑量
3. 胺碘酮
  • 噁心和嘔吐
  • 味覺變化
  • 血清轉氨酶提升
  • 黃疸
  • 心搏遲緩
  • 肺毒性
  • 震顫
  • 頭痛
  • 睡眠障礙
  •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 皮膚褪色
  • 應定期監察甲狀腺、肝和肺功能
  • 在療程開始前,應先糾正電解質紊亂
  • 在療程開始前,須進行胸肺X光檢查
  • 血鉀水平偏低、心臟衰竭和急性卟啉症的患者慎用
  • 心搏遲緩、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或其他嚴重的傳導障礙、嚴重低血壓、嚴重呼吸衰竭、甲狀腺功能不全和碘質過敏症的患者不應服用
  • 避免暴露在陽光下
4.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例如:地爾硫䓬、維拉帕米)
  • 臉紅
  • 頭痛
  • 疲倦
  • 腳踝水腫
  • 便秘
  • 暈眩
  • 腸胃不適
  • 噁心和嘔吐
  • 心搏遲緩
  • 紅疹
  •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慎用
  • 病態竇房結綜合症、二度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顯著心搏遲緩、低血壓、心臟衰竭或左心室功能受損和急性卟啉症的患者不應服用
  • 不應與β受體阻斷劑同用
  • 用於腎功能受損患者時,應減少地爾硫䓬的劑量;用於肝功能受損患者時,應減少地爾硫䓬和維拉帕米的劑量
  • 避免飲用大量柚子汁
5. 地高辛
  • 噁心和嘔吐
  • 腹瀉
  • 視力模糊
  • 暈眩
  • 紅疹
  • 嗜曙紅細胞增多
  • 心肌梗塞、病態竇房結綜合症、甲狀腺疾病、嚴重呼吸系統疾病、低鉀血症、低鎂血症、高鈣血症和缺氧症患者慎用
  • 老年人和腎功能受損患者應減少劑量
  • 應監察血液電解質和腎功能
  • 二度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應激綜合症、心搏過速或心室纖顫、心肌炎和縮窄性心包炎患者避免使用

 

返回最頂

 
 

服用口服抗心律不正藥一般須知

  • 與醫生談談如何量度脈搏,並了解你脈搏率的正常範圍。
  • 如你感到暈眩、昏厥,或者胸口、頸部、顎部、手臂、背部或肩膊疼痛,或感氣促,應躺下休息,切勿試圖行走或駕駛,並應立即召喚救護車。
  • 改變生活方式或有助保持心臟健康,例如進食對心臟健康有益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穀物、脫脂奶類產品、去皮家禽)、適度增加運動量、戒煙、減輕壓力,並避免刺激性藥物(如感冒和通鼻塞的藥物)。
  • 抗心律不正藥只應憑醫生處方購買,並按醫生指示服用。
  • 熟悉你服用的抗心律不正藥的名稱和劑量,並注意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 按照醫生的建議服用抗心律不正藥,切勿自行停藥或更改療程。
 

返回最頂

 
 

與你的醫生溝通

  • 應與醫生溝通,以訂立最佳的治療方案。醫生會因應你的情況和對藥物的反應,處方最適當的藥物。
  • 抗心律不正藥可與其他藥物產生相互作用。告知醫生你正在服用的藥物,包括成藥,以便評估你可安全服用哪種抗心律不正藥。
  • 告知醫生你的病歷,因某些疾病可能須採取特別預防措施。
  • 告知醫生你是否懷孕或餵哺母乳,因為孕婦或餵哺母乳的婦女不應服用某些抗心律不正藥。
  • 如你懷疑身體出現的徵狀或副作用與你服用的抗心律不正藥有關,應即請教醫生。醫生可能會覆檢你所服用藥物的種類。
  • 如果你的徵狀惡化或對正在服用的藥物有任何顧慮,徵詢醫生的意見。
  • 服用任何其他藥物或保健產品前,務必先諮詢醫生,因為其他藥物或產品可能會影響藥效或增加你所服藥物的副作用。
  • 遵照醫生指示定期覆診。
 

返回最頂

 
 
口服抗心律不正藥的貯存

口服抗心律不正藥應存放在陰涼乾爽的地方。除非藥物標籤上列明,否則藥物不應貯存在雪櫃內。此外,所有藥物應妥善存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防兒童誤服。

 

返回最頂

 
 
鳴謝:在撰寫本文章的過程中,衞生署專業發展及質素保證作出了寶貴的貢獻,藥物辦公室特此鳴謝。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2014年10月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