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S_banner_01aPS_banner_01b
Print Page
 

口 服 抗 柏 金 遜 症 藥

 
 

柏金遜症

柏金遜症是一種漸進式神經系統出現障礙,導致活動能力受影響。青年人鮮有患上柏金遜症,此症一般出現於中年或晚年,患病風險隨年齡而增加。患者常於60歲或之後發病,而男性患上此症的機會是女性的1.5倍。

柏金遜症的徵狀會因人而異。然而,徵狀往往由身體一側開始,通常與活動能力有關。柏金遜症廣為人知的徵狀是與活動能力有關包括震顫(身體某些部位不自主地顫抖,通常始於一手或一腳),而且會在休息時情況更壞、僵直(四肢和關節肌肉僵硬,令動作的幅度受到限制)和動作遲緩(人體動作變得非常緩慢)。其他與活動能力無關的徵狀包括抑鬱、白天嗜睡、吞嚥困難和言語障礙。

柏金遜症的成因是腦部某些神經細胞逐漸分解或死亡,導致腦部一種名為多巴胺的化學物質的份量減少。多巴胺水平降低會令致腦部活動不正常,引起柏金遜症各種徵狀。



 

返回最頂

 
 

治療方法

雖然柏金遜症無法治癒,但有治療方法幫助減輕徵狀和維持生活質素,其中包括可助應付日常生活的輔助療法例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心理輔導等,或採用藥物控制徵狀。此外,也可按醫生指示採用外科程序,例如腦深層電刺激。

抗柏金遜症藥是用以治療柏金遜症徵狀的藥物。在香港,大部分註冊抗柏金遜症藥都有口服劑型,例如片劑和膠囊,而少部分則以注射劑型和貼劑劑型供應。

 

返回最頂

 
 

口服抗柏金遜症藥

抗柏金遜症藥主要包含多巴胺或抗毒蕈鹼能藥物,用以試圖恢復多巴胺與膽鹼能活動之間正常的平衡。有時可能要同時使用不同作用的藥物,以達至最佳的徵狀控制。相關藥物可包括:

1. 左旋多巴:這是最有效控制柏金遜症徵狀的藥物。左旋多巴被腦部神經細胞吸收,然後轉化為多巴胺。左旋多巴通常與苄絲肼或卡比多巴這類外周多巴脫羧酶抑制劑合用。多巴脫羧酶抑制劑阻止左旋多巴在腸道被分解,因此使用劑量較低的左旋多巴,也能使腦部的多巴胺達到有效濃度,並可減輕噁心和嘔吐等副作用。
 
2. 多巴胺激動劑:這類藥物可充當腦內多巴胺的代替品,對多巴胺受體產生直接作用。在改善柏金遜症徵狀方面,多巴胺激動劑的效果不及左旋多巴,但相對左旋多巴,則可能較少引致肌肉問題,因此可用於治療早期柏金遜症。例子包括普拉克索、羅匹尼羅、溴隱亭和卡麥角林。
 
3. 單胺氧化酶B型抑制劑:這類藥物可阻礙一種稱為單胺氧化酶B型的酶在腦部的作用,這種酶能使腦內的多巴胺產生代謝變化或使之分解。這類藥物被用以替代左旋多巴,治療早期柏金遜症。例子包括司來吉蘭和雷沙吉蘭。
 
4. 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這類藥物通過抑制一種稱為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的酶,阻止左旋多巴在外周分解。因此,加入一種外周的COMT抑制劑,可延長左旋多巴在腦部產生作用的時間和增強其效用,從而減低左旋多巴的劑量和服用次數。這類藥物通常處方給柏金遜症後期階段患者。例子包括恩他卡朋。
 
5. 抗毒蕈鹼:與左旋多巴相比,這類藥物抗柏金遜症的效用較弱。抗毒蕈鹼可減少震顫和僵直,但對控制動作遲緩作用不大。抗毒蕈鹼的副作用經常出現,特別是認知障礙,因此限制藥物的用途。例子包括鄰甲苯海明和苯扎托品。
 
6. 金剛胺:這是一種具有某程度抗毒蕈鹼活性而藥性較弱的多巴胺激動劑。與左旋多巴相比,金剛胺抗柏金遜症的效用較溫和。金剛胺可單獨使用,以短暫紓緩輕度及早期柏金遜症的徵狀,也可在此症後期階段連同左旋多巴療程合用,以控制左旋多巴所誘發的不自主動作。
 

返回最頂

 
 

常見副作用和注意事項


抗柏金遜症藥
 
常見副作用
 
注意事項
 
1. 左旋多巴
  • 噁心
  • 嘔吐
  • 頭昏眼花
  • 昏昏欲睡
  • 不自主動作
  • 如長期使用,會出現“開-關”效應[在能夠活動(開)與不能活動(關)之間出現突然切換]
  • 嚴重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病情惡化者須停藥,病情嚴重者須避免使用)、內分泌紊亂的患者,以及曾患痙攣或消化性潰瘍的人慎用
  • 容易患上閉角型青光眼的人和肝或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避免突然停藥
  • 應警惕患者該藥可能產生的鎮靜效果。如感到昏昏欲睡,不應駕駛或操作機械
2. 多巴胺激動劑
  • 噁心
  • 嘔吐
  • 疲倦
  • 頭暈
  • 腫脹
  • 強迫性行為,如性慾亢進、嗜賭和暴食
  • 容易精神紛亂或出現幻覺的長者慎用
  • 在開始使用麥角鹼衍生物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如溴隱亭和卡麥角林)的療程前,應先以超聲波心動圖排除患有心瓣膜病的可能性
  • 應警告患者會有突然睡着的風險。如患者感到昏昏欲睡,不應駕駛或操作機械
  • 部分患者可能會有低血壓反應。如出現這情況,不應駕駛或操作機械
3. 單胺氧化酶B型抑制劑
  • 噁心
  • 頭痛
  • 腹部疼痛
  • 口乾
  • 腸胃不適
  • 避免突然停藥
  • 與左旋多巴同用時,會增加出現幻覺和肌肉問題的風險
  • 不應與某些類別的抗抑鬱藥同服,因藥物可能產生相互作用,使血壓升至危險水平
4. COMT抑制劑
  • 噁心
  • 嘔吐
  • 腹瀉
  • 腹部疼痛
  • 增加出現不自主動作的風險
  • 避免突然停藥
  • 如與左旋多巴同用,可能要減低左旋多巴的劑量
  • 嗜鉻細胞瘤的患者和曾經患有抗精神病藥惡性綜合症或橫紋肌溶解症的人不應服用
  • 肝功能受損的患者不應服用
5. 抗毒蕈鹼
  • 頭暈
  • 噁心和嘔吐
  • 便秘
  • 心跳急速/不規律
  • 尿急和尿瀦留
  • 視力模糊
  • 口乾
  • 出疹
  • 兒童和長者慎用
  • 心血管疾病、前列腺肥大、高血壓、精神障礙的患者和出現發熱徵狀者,以及容易患上閉角型青光眼的人慎用
  • 肝或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重症肌無力和腸胃道阻塞的患者不應服用
6. 金剛胺
  • 腸胃不適
  • 厭食
  • 口乾
  • 心悸
  • 沒精打采
  • 頭暈
  • 皮膚出現紫色斑點
  • 腳踝腫脹
  • 幻覺
  • 避免突然停藥
  • 長者慎用
  • 充血性心臟病的患者、處於神志迷糊或幻覺狀態的人和肝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懷孕或餵哺母乳的婦女不應服用
  • 應警惕患者該藥可能產生的鎮靜作用。如感到昏昏欲睡,不應駕駛或操作機械

 

返回最頂

 
 

口服抗柏金遜症藥的一般須知

  • 儘管藥物無法治癒柏金遜症,也不能阻止病情惡化,但可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質素和日常生活的活動。

  • 患者通常要長期服用抗柏金遜症藥物,應避免在沒有醫生的指導下突然停藥。

  • 良好的自我照顧可為患者帶來莫大裨益。自我照顧包括為保持良好身心健康、預防疾病或意外,以及有效地處理輕微病患和長期病況所作的事,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充分休息。

  • 熟悉你服用的抗柏金遜症藥的名稱和劑量,並注意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返回最頂

 
 

與你的醫生溝通

  • 柏金遜症的患者可能會有睡眠問題。如日間感到疲倦或晚上活動困難,應告知你的醫生。

  • 抗柏金遜症藥可能會與其他藥物產生相互作用。告知醫生你正在服用的藥物,包括成藥,以便醫生評估你可安全服用哪種抗柏金遜症藥。

  • 告知醫生你的病歷,因某些疾病可能須採取特別預防措施。

  • 應與醫生溝通,以訂立最佳的治療方案。醫生會因應你的情況和對藥物的反應,處方最適當的藥物。

  • 告知醫生你是否懷孕或餵哺母乳,因為孕婦或餵哺母乳的婦女不應服用某些口服抗柏金遜症藥。

  • 如你懷疑身體出現的徵狀或副作用與你服用的抗柏金遜症藥有關,應即請教醫生。醫生可能會覆檢你所服用藥物的種類。

  • 如果你的徵狀惡化或對正在服用的藥物有任何顧慮,應徵詢醫生的意見。
 

返回最頂

 
 
抗柏金遜症藥的貯存

抗柏金遜症藥應存放在陰涼及乾燥的地方。除非藥物標籤上列明,否則藥物不應貯存在雪櫃內。此外,所有藥物應妥善存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防止兒童誤服。

 

返回最頂

 
 
藥物辦公室特此鳴謝衞生署專業發展及質素保證,及長者健康服務對撰寫本文章作出寶貴的貢獻。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2014年6月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