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S_banner_01aPS_banner_01b
Print Page
 

口 服 抗 腦 癇 藥

 
 

腦癇症

腦癇症是一種令患者反覆出現抽筋的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當腦部神經細胞活動受到干擾,患者便會抽筋,並出現異常的行為、徵狀和感覺,包括失去知覺。每個人一生中患上腦癇症的風險介乎3至5%,以新生嬰兒、兒童和長者患上此症的風險最高。

腦癇症一般分為局灶性腦癇和全腦性腦癇,前者起始部位局限於腦部一個區域,而後者則同時涉及兩個大腦半球。如神經細胞活動擴展至整個腦部,局灶性腦癇可演變為繼發性全腦性腦癇發作。要視乎哪類發作,其徵狀會有不同,當中可涉及短暫精神紛亂、雙眼瞪視、四肢不自主地抽搐、失去知覺或意識,以及精神方面的徵狀。
 

返回最頂

 
 


治療方法

   

抗腦癇藥通常是治療的首選。抗腦癇藥不能根治腦癇症。約70%腦癇症患者可藉定時定量服用處方藥物以控制發作。如藥物未能控制病情,便可能要施行手術或按醫生指示採用其他療法。其他療法包括迷走神經刺激(於皮膚下植入一個小儀器以電流刺激神經),和間中建議用於兒童的生酮飲食(含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飲食方式)。

在香港,所有註冊的抗腦癇藥都有口服劑型,例如片劑、膠囊、糖漿和藥液。少數的抗腦癇藥也有針劑。這些製品全屬處方藥物,應嚴格遵照醫生的指示和建議服用。

抗腦癇藥的類別

一般來說,抗腦癇藥通過改變腦內傳導電脈的化學物質水平以產生作用,從而減少腦癇發作的機會。選擇哪種抗腦癇藥,主要取決於藥物對該類腦癇發作的療效,以及藥物的潛在副作用。其他因素,例如併用藥物、共存疾病、年齡和性別等,也在考慮之列。

使用抗腦癇藥,應以使用單一藥物的最低可能劑量作為開始,務求在最少副作用之下,達到控制腦癇發作的最大成效。當第一線抗腦癇藥的單藥治療失敗時,可以嘗試第二種抗腦癇藥的單藥治療。如情況未見改善,便可能要使用兩種或以上抗腦癇藥的混合療法。

不同的抗腦癇藥的特性差別很大,以致即使是從一間藥廠所造的藥物轉換至另一藥廠所造的同一種藥物,也有可能使患者產生不良反應或失去對腦癇發作的控制。因此,基於不同風險程度,抗腦癇藥分為三個類別:

  • 第一類:宜維持服用特定藥廠的製品。例子包括卡馬西泮、苯妥英和苯巴比通/苯巴比妥。

  • 第二類:根據臨牀判斷,考慮例如腦癇發作的頻率和過往的治療等因素,以決定是否有需要維持服用特定藥廠的製品。例子包括奧卡西平、丙戊酸、拉莫三嗪、氯巴占、氯硝西泮、瑞替加濱和托吡酯。

  • 第三類:通常不必維持服用特定藥廠的製品。例子包括加巴噴丁、普瑞巴林、氨己稀酸、左乙拉西坦和拉考沙胺。
 

返回最頂

 
 

常見副作用和注意事項


各種抗腦癇藥有時都可引致疲倦、頭暈、步履不穩、視力模糊、胃部不適、頭痛、記憶和思考困難等副作用。服用丙戊酸、加巴噴丁、普瑞巴林和卡馬西泮往往會令體重上升,而服用托吡酯則往住會令體重下降。

抗腦癇藥
 
常見副作用
 
注意事項
 
第一類藥物
1. 卡馬西泮
  • 頭痛、運動失調Ω、昏昏欲睡、頭暈和步履不穩
  • 噁心和嘔吐
  • 視力模糊
  • 皮膚過敏反應
  • 心臟病、皮膚反應、肝或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漢族華裔或泰裔人士應進行HLA-B*1502等位基因測試#
  • 心臟傳導問題(除非已安裝起搏器)、曾有骨髓抑制和急性卟啉症Φ的患者忌用
  • 如出現發燒、紅疹、口腔潰瘍、瘀傷或出血等徵狀,應立即求醫
2. 苯妥英
  • 頭痛、頭暈、震顫、短暫緊張和失眠
  • 噁心、嘔吐和便秘
  • 牙齦觸痛和增生
  • 粉刺、多毛症ψ、面部特徵粗糙
  • 肝功能受損或糖尿病患者慎用
  • 漢族華裔或泰裔人士應進行HLA-B*1502等位基因測試#
  • 如出現發燒、喉嚨痛、紅疹、口腔潰瘍、瘀傷或出血等徵狀,應立即求醫
3. 苯巴比妥
  • 昏昏欲睡和嗜睡
  • 細微的情緒變化
  • 記憶和認知受損
  • 長者會出現反常的興奮、坐立不安和精神紛亂;兒童會出現煩躁不安和過度活躍
  • 服用高劑量可能出現眼球震顫δ、運動失調Ω和呼吸抑制
  • 長者、體弱的人、兒童、呼吸抑制患者(嚴重患者避免使用)、曾酗酒或濫藥的人或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卟啉症Φ嚴重肝功能受損,或本身或家族曾有情感性精神病的患者避免使用

第二類藥物
4. 奧卡西平
  • 噁心、嘔吐、便秘、腹瀉
  • 頭暈、昏昏欲睡、頭痛
  • 心神不寧、精神紛亂、失憶、集中力受損
  • 眼球震顫δ, 視力障礙
  • 紅疹
  • 低鈉血症、心臟衰竭、心臟傳導障礙或嚴重肝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應減少劑量
  • 漢族華裔或泰裔人士應進行HLA-B*1502等位基因測試#
  • 急性卟啉症Φ患者避免使用
5. 丙戊酸
  • 噁心、胃部刺激、腹瀉
  • 食欲增加和體重上升
  • 高氨血症、血小板減少症χ
  • 短暫脫髮(再生頭髮可能是捲曲的)
  • 有嚴重肝功能障礙家族史或急性卟啉症Φ患者忌用
  • 肝功能受損或急性肝病的患者避免使用
  • 如出現腹痛、噁心或嘔吐等徵狀,應立即求醫
6. 拉莫三嗪
  • 噁心、嘔吐和腹瀉
  • 昏昏欲睡、頭暈
  • 失眠
  • 具攻擊性、煩躁不安
  • 背痛、關節痛
  • 運動失調Ω、眼球震顫δ
  • 複視、視力模糊
  • 紅疹
  • 腎功能衰竭或中度至嚴重肝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注意骨髓衰竭的徵狀,例如貧血、瘀傷或感染。如出現紅疹或超敏綜合症的徵狀,應立即求醫
7. 氯巴占
  • 昏昏欲睡和翌日頭昏眼花
  • 精神紛亂和運動失調Ω (特別見於長者)
  • 失憶
  • 藥物依賴
  • 出現反常的攻擊性
  • 肌肉無力
  • 視力障礙
  • 唾液分泌有變
  • 呼吸系統疾病、肌肉無力和重症肌無力ϒ(病情不穩定的患者避免使用)、曾濫藥或酗酒、顯著的人格障礙和急性卟啉症Φ患者慎用
  • 呼吸抑制、肺功能不全和睡眠窒息症患者忌用
  • 如出現紅疹、皮膚起泡或脫皮、口瘡或蕁麻疹等徵狀,應立即求醫
8. 氯硝西泮
  • 昏昏欲睡(開始服此藥的患者當中,半數會出現這情況)
  • 肌肉軟弱無力、協調障礙
  • 注意力不集中、失憶
  • 藥物依賴
  • 坐立不安、精神紛亂
  • 嬰兒和幼童出現過度分泌
  • 眼球震顫δ
  • 長者、體弱的人、呼吸系統疾病、氣道阻塞、脊髓或小腦性運動失調Ω和腦部損傷的患者;曾酗酒或濫藥、曾患抑鬱症或具自殺念頭的人;重症肌無力ϒ的患者(病情不穩定的患者避免使用);急性卟啉症Φ和嚴重肝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呼吸抑制、肺功能不全、睡眠窒息症、昏迷、酗酒或濫藥者忌用
9. 瑞替加濱
  • 欲增加和體重上升
  • 噁心、便秘、消化不良、口乾
  • 昏昏欲睡、頭暈
  • 小便困難
  • 身體疲倦
  • 震顫、協調障礙
  • 精神紛亂、焦慮
  • 視力模糊、複視、眼部組織變色
  • 尿瀦留高危患者和已知心臟傳導問題的人慎用
  • 肝和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應減少劑量
10. 托吡酯
  • 運動失調Ω
  • 集中力受損、精神紛亂、記憶或認知困難
  • 頭暈、昏昏欲睡
  • 疲倦
  • 心神不寧、情緒失衡
  • 噁心
  • 視力障礙
  • 體重下降
  • 腎結石
  • 代謝性酸中毒高危患者,或腎結石(確保足夠水分)、腎功能受損、中等至嚴重肝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急性卟啉症Φ患者避免使用
第三類藥物
11. 加巴噴丁
  • 嗜睡
  • 頭暈
  • 運動失調Ω
  • 疲倦
  • 噁心和嘔吐、口乾、消化不良、腹瀉
  • 體重上升、水腫
  • 失憶
  • 咽炎、鼻炎
  • 關節痛、肌肉痛
  • 精神紛亂、抑鬱、神經緊張
  • 長者、糖尿病患者、曾患有精神病、腎功能受損和正接受血液透析的人慎用
12. 普瑞巴林
  • 嗜睡
  • 視力模糊、複視
  • 食欲增加和體重上升
  • 口乾、便秘、嘔吐、脹氣
  • 快感、精神紛亂
  • 性功能障礙
  • 記憶和協調受損
  • 嚴重充血性心臟衰竭患者和有可能引發腦病的情況的患者慎用
13. 氨己稀酸
  • 昏昏欲睡
  • 疲倦
  • 興奮和心神不寧(見於兒童)
  • 頭痛
  • 運動失調Ω 和感覺異常
  • 集中力和記憶受損
  • 體重上升和水腫
  • 不可逆的視野缺陷
  • 長者;曾患精神病、抑鬱症或有行為問題的人和失神發作的患者慎用
  • 視野缺陷患者忌用
  • 小心監察有否出現視力方面的徵狀,如有的話,應立即求醫
14. 左乙拉西坦
  • 嗜睡
  • 虛弱無力
  • 頭暈
  • 厭食
  • 噁心
  • 腹瀉
  • 體重有變
  • 運動失調Ω
  • 震顫
  • 失眠
  • 複視
  • 脫髮
  • 腎功能受損或嚴重肝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15. 拉考沙胺
  • 頭暈
  • 頭痛
  • 噁心
  • 複視
  • 抑鬱
  • 協調異常
  • 記憶受損
  • 嗜睡
  • 震顫
  • 視力模糊
  • 眩暈
  • 腸胃失調
  • 長者或嚴重心臟疾病(例如曾患有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和嚴重肝或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心臟傳導問題的患者忌用

Ω - 在進行隨意運動,如步行或撿拾物件時,肌肉缺乏協調

# - 如存在等位基因,會有出現嚴重皮膚反應(斯-約二氏綜合症)的風險

Φ - 一種導致體內積聚卟啉的代謝紊亂,影響神經系統和/或皮膚

ψ - 不需要的生長在女性的男性型毛髮

δ - 眼睛快速來回的移動

χ - 血小板數量低

ϒ - 隨意控制的肌肉會無力和迅速疲勞

 

返回最頂

 

 

停藥

避免突然停藥,特別是苯妥英、氯巴占和氯硝西泮,因為此舉可引致嚴重反彈腦癇發作。即使患者已有好幾年沒有腦癇發作,停藥也會產生重大的復發風險。

抗腦癇藥只可在醫生的監督下停藥,而且應按醫生的指示逐步減少劑量。
 

返回最頂

 
 

一般須知

  • 必須長期每天按劑量服用獲處方的抗腦癇藥,以抑制腦癇發作。遵照醫生處方的藥物療程服藥,對控制腦癇症至為重要,切勿突然停藥,因為這樣做可引致腦癇發作。

  • 服用某些抗腦癇藥,要定期進行驗血,以監察藥物對內臟器官的不良反應,以及評估血液所含藥物的水平。必須按醫生的指示定期進行驗血。

  • 避免過量飲酒,因為這樣做可引致腦癇發作,況且酒精可能會與抗腦癇藥產生相互作用,令藥物效能減低。抗腦癇藥可強化酒精的作用,而酒精則會加重抗腦癇藥的副作用。

  • 如你感到昏昏欲睡,切勿駕駛或操作機械。香港法律禁止腦癇症患者駕駛。

  • 保持充足的睡眠,因睡眠不足可觸發腦癇發作。確保每晚都有充分的休息。

  • 定期運動,因運動有助保持身體健康,減少抑鬱。確保運動段補充足夠水分及如感到疲倦,應好好休息。

  • 壓力可令某些人腦癇發作。運動、瑜伽和冥想等紓緩壓力和放鬆的療法,或可有助減壓。
 

返回最頂

 
 

與你的醫生溝通

  • 應與醫生溝通,以訂立最佳的治療方案。醫生會因應你的情況和對藥物的反應,處方最適當的藥物。

  • 留意任何不尋常和嚴重的副作用。如出現此等徵狀,應立即與醫生聯絡。

  • 如注意到從前沒有的抑鬱感覺或抑鬱感覺加重,或出現自殺念頭,或在情緒或行為上有不尋常的變化,應立即告知醫生。

  • 告知醫生你的病歷,因某些疾病可能須採取特別預防措施。

  • 切勿未諮詢醫生便服用其他藥物,包括成藥或補充藥物,例如貫葉連翹。其他藥物可能會與你服用的抗腦癇藥產生危險的相互作用,引致腦癇發作。

  • 如你計劃懷孕,應與醫生討論腦癇症及其治療對懷孕的影響,因服用抗腦癇藥可能會增加嬰兒嚴重先天性缺陷的風險。醫生或會轉用另一種抗腦癇藥,以將有關風險減至最低。

  • 如你正以母乳餵哺,應告知醫生。醫生會評估是否有需要監察嬰兒有否出現一些藥物的副作用,尤其你正服用超過一種抗腦癇藥。
 

返回最頂

 
 
抗腦癇藥的貯存

抗腦癇藥應存放在陰涼乾爽的地方。除非藥物標籤上列明,否則藥物不應貯存在雪櫃內。此外,所有藥物應妥善存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防兒童誤服。

 

返回最頂

 
 
藥物辦公室特此鳴謝衞生署專業發展及質責保證在撰寫本文章的過程中作出了寶貴的貢獻。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2014年5月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