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S_banner_01aPS_banner_01b
Print Page
 

口 服 抗 精 神 病 藥 物

 
 

引言

抗精神病藥物用於治療精神上的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心神不寧、嚴重焦慮、躁狂症和暴力或危險的衝動行為。雖然抗精神病藥物並不能根治精神病,但可減少或消除對現實扭曲的徵狀,包括幻覺,極度妄想症或恐懼和思想紊亂。

精神病的徵狀與大腦的化學物質(稱為神經遞質)變化有關,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乙酰膽鹼。這些化學物質調節很多方面的行為,包括情緒、情感、睡眠、清醒和進食的控制。抗精神病藥物幫助這些化學物質恢復平衡,藉此減少或消除精神病的徵狀。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6星期內會開始好轉,不過,若要達到最佳藥效,則可能需時數月。

 

返回最頂

 
 

常用的口服抗精神病藥物

所有抗精神病藥物屬醫生處方藥物,並應在醫護專業人員密切監察下方可使用。大部份藥物屬於口服劑型,例如片劑和口服液。

口服抗精神病藥物主要分為兩類 :

- 傳統抗精神病藥物(較舊類型): 例子包括氯苯嗪、氟哌噻吨、氟哌啶醇、三氟拉嗪、珠氯噻醇; 以及

-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較新類型): 例子包括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氯氮平、奧氮平、帕利哌酮、富馬酸喹硫平。

兩類的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同樣有效,但一般來說,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較傳統抗精神病藥物的少,例如較少引起肌肉僵硬、焦躁不安、遲發性運動障礙(口、舌、臉、頜和間中其他身體部位不自主的活動)。不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會較常引致體重增加,以及增加患上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所以,密切監察治療中的患者是必要的。


 

返回最頂

 
 

常見口服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

正如所有藥物一樣,有些人服用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後會產生副作用。大多數藥物產生的副作用會在服藥一段短時間後消失,而且經常為可以處理的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包括 :

- 昏昏欲睡
- 當身體改變位置時感到頭暈
- 頭痛
- 腸胃不適
- 視力模糊
- 口乾
- 便秘
- 性能力改變
- 噁心和嘔吐

傳統抗精神病藥物較常引致身體活動上的副作用,例如:

- 肌肉僵硬
- 持續肌肉痙攣
- 震顫
- 焦躁不安
- 遲發性運動障礙(通常發生於長期或高劑量治療的患者)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較常引致體重增加和新陳代謝的改變。這樣或會增加患上糖尿病和高膽固醇的風險。
 

返回最頂

 
 

口服抗精神病藥物的注意事項

  • 患有心血管疾病、柏金遜症、癲癇症、抑鬱症、重症肌無力、前列腺肥大、嚴重的呼吸疾病、血質不調、曾患黃疸病和容易患上閉角型青光眼的病人慎用。

  • 處於昏迷狀態、中樞神經系統受抑壓和嗜鉻細胞瘤的患者避免使用。

  • 腎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應以最小劑量的口服抗精神病藥物開始治療。

  • 避免在接受長期治療後突然停藥。突然停服抗精神病藥物可引發一系列的徵狀,如噁心、嘔吐、腹瀉、出汗和頭痛。

  • 一些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可能引致倦睡或警覺性降低。如你服藥後感到倦睡或警覺性降低,便不應駕駛或操作機械。

  • 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應有醫生定期監察體重、血糖水平、血壓、血脂水平、全血計數、尿素、電解質和肝功能。

  • 抗精神病藥物(尤其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會令患有癡呆症(又稱腦退化症或認知障礙症)的老人和已有中風風險因素的患者,增加中風的風險。

 

返回最頂

 
 

口服抗精神病藥物的一般須知


  • 如你正服用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切勿飲酒,因可能會增加藥物副作用的風險和嚴重程度。

  • 按照醫生指示服用藥物。切勿自行停藥或改變用藥方案。即使你覺得病況好轉,也要繼續依時服藥。

  • 你應知道正在服用的藥物名稱及劑量。留意藥物可能引致的副作用。

  • 避免身處於非常炎熱和潮濕的環境,因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會影響你身體調節體溫和血壓的能力。
 

返回最頂

 
 

與你的醫生溝通

  • 應與醫生溝通以訂立最佳的治療方案。醫生會因應你的情況和對藥物的反應,處方最適當的藥物。

  • 告知醫生或藥劑師關於你正在服用的藥物,因其他藥物可能會與口服抗精神病藥物產生相互作用。你亦應告知醫生你所患上的其他疾病,因某些疾病可能要採取特別預防措施。

  • 告知醫生你是否懷孕或餵哺母乳,因為有些口服抗精神病藥物應避免在這些期間服用。
  • 如你懷疑身體出現的副作用與你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有關,而且情況持續並影響你的日常生活,應徵詢醫生的意見。

  • 在服用任何其他藥物或健康產品前,應先向醫生查詢,因這些產品可能會影響你所服用藥物的效果或增加藥物的副作用。

 

返回最頂

 
 

口服抗精神病藥物的貯存

抗精神病藥物應存放在陰涼及乾燥的地方。除非藥物標籤上列明,否則藥物不應貯存在雪櫃內。此外,所有藥物應妥善存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防止兒童誤服。



 

返回最頂

 
 
藥物辦公室特此鳴謝衞生署專業發展及質素保證對撰寫本文章作出寶貴的貢獻。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2013年12月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