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S_banner_01aPS_banner_01b
列印頁面
 

口 服 抗 生 素

 
 
 

細菌感染


很多人類感染個案是由細菌引起的。但是,並非所有細菌都會引起疾病。事實上,一些細菌天然存在於人類體內,例如腸道和皮膚。當身體受有害的微生物入侵或身體本身防禦感染的能力降低、天然存在於體內的細菌的平衡受到干擾,便有機會出現感染。

  Common Cold

細菌感染的例子包括尿道炎、中耳炎、暗瘡、腦膜炎、某些類別的腹瀉和肺炎。

 

返回最頂

 
 

治療


抗生素是用於治療和預防細菌感染的藥物,作用是殺死細菌或使細菌停止繁殖。抗生素可由微生物衍生出來或人工合成,但它們對於治療病毒感染,如流感或感冒,則没有效用。

抗生素有許多不同類型,用以針對不同類型的細菌。選擇抗生素基於不同的因素,例如引致感染的細菌類型、病人的藥物敏感史和受感染的部位。因此,使用任何抗生素前,一定要徵詢醫生的意見。

 

返回最頂

 
 

常用的口服抗生素

在香港,抗生素須經醫生處方才可在藥房配發。巿面上有多種不同劑型的抗生素,如膠囊、藥片、外用軟膏/油膏和注射劑。抗生素應在醫護專業人員密切監察下方可使用。

最常用的口服抗生素的類別包括 :


1. 青霉素及其衍生物;

2. 頭孢菌素類;

3. 大環內酯類;

4. 四環素類及其衍生物;

5. 磺胺類; 以及

6. 奎諾酮類

  Common medication for cough and cold

1. 青霉素及其衍生物

青霉素是第一種用於治療疾病的抗菌藥,最初是在霉菌中取得的。所有青霉素都具有beta-lactum環狀結構,藉干擾細菌製造細胞壁而殺死細菌。常用口服青霉素的例子包括亞莫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等。青霉素用於治療尿道炎、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口腔感染和肺炎。

青霉素會受一種名為beta-lactamase的酵素滅活。因此,beta-lactamase抑制劑與青霉素同用(如克拉維酸與亞莫西林同用),可產生協同抗菌作用。

百分之一至十的病人服用青霉素後會出現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的嚴重性不一,由輕微的皮疹至致命的全身過敏反應(< 0.05%) 也可能出現。

2. 頭孢菌素類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結構與青霉素相似,同樣藉干擾細菌製造細胞壁而殺死細菌。口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用於治療急性鼻竇炎、支氣管炎、社區型肺炎、急性中耳炎、鼻竇炎、尿道炎和皮膚感染。

常用的口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頭孢安苄、頭孢羥安苄、頭孢克洛、頭孢呋辛和頭孢克肟。由於頭孢菌素類的結構與青霉素相似,因此,對青霉素敏感的病人也有可能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敏感。

3. 大環內酯類

大環內酯類具有相似環狀結構的抗菌藥,能殺死細菌或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抗菌活性與青霉素相似,但並不完全一樣。因此,大環內酯類常用於對青霉素敏感的病人,作為替代。口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包括紅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用於治療中耳感染和肺炎等疾病。

4. 四環素類及其衍生物

四環素類是另一類可用於治療多種細菌感染的抗生素。但是,其臨床應用因抗藥性個案增加而受到限制。此類抗生素的例子包括四環素、米諾環素、多西環素等,常用於治療嚴重粉刺。

5. 磺胺類

磺胺類抗生素的細菌抗藥性逐漸增加。它們被一些活性較強和毒性較少的抗菌藥取代。磺胺類用於治療尿道炎和支氣管炎。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因協同作用而經常同時使用,並已普遍取代單獨使用磺胺類抗生素。

6. 奎諾酮類

奎諾酮類是新一類的合成抗生素,可用以治療廣泛類別的細菌感染,如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奎諾酮類抗生素的例子包括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萘啶酸等。

 

返回最頂

 
 

口服抗生素常見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項

抗生素類別
 
常見副作用
 
注意事項
 
1. 青霉素及其衍生物
  • 過敏反應,由輕微的斑丘疹至嚴重的血管性水腫
  • 腹瀉、噁心、嘔吐
  • 有敏感病歷(包括哮喘、濕疹和花粉熱)的患者慎用,因為他們有較大機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
  • 肝病患者可能需要減少劑量
  • 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敏感的病人,也有可能對青霉素敏感
  • 服抗生素後曾出現過腹瀉的病人慎用
2. 頭孢菌素類
  • 過敏反應,由輕微的斑丘疹至嚴重的血管性水腫
  • 對青霉素敏感的病人不應服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因交叉過敏反應可能同樣會發生
  • 肝病患者慎用
  • 有敏感病歷(包括哮喘、濕疹和花粉熱)的患者慎用,因為他們有較大機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
  • 服抗生素後曾出現過腹瀉的病人慎用
3. 大環內酯類
  • 噁心、嘔吐、腹瀉、腹部不適
  • 容易出現QT波間距延長的病人慎用,例如正在服用可能延長波間距的藥物的病人
  • 可能引致斯-約二氏綜合症、抗生素相關結腸炎和QT波間距延長,但非常罕有
  • 可能使重症肌無力症 (一種令肌肉疲倦和虛弱的疾病) 惡化
4. 四環素類
  • 噁心、嘔吐和腹瀉
  • 吞嚥困難和食道受刺激
  • 在牙齒生長期服藥,會令牙齒變黃和變形
  • 腎病和肝病患者不宜服用
  • 十二歲以下的兒童不宜服用
  • 孕婦/餵哺母乳期間的婦女不宜服用
  • 應以大量液體吞服完整藥片或膠囊,服藥後半小時內不應躺下
  • 避免與制酸劑、牛奶、鈣/鎂鹽同服
  • 可能出現光敏感,但較罕見。遠離陽光的照射,以及使用適當的防曬劑
5. 磺胺類
  • 噁心和嘔吐
  • 頭痛
  • 超敏反應,包括紅疹
  • 曾報稱出現斯-約二氏綜合症和毒皮壞死病,但很罕見
  • 如長期以磺胺類抗生素治療可能引起血質不調,因此可能需要監控血計算
  • 肝或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慎用
  • 急性卟啉症患者忌用
6. 奎諾酮類
  • 噁心、嘔吐、腹瀉、消化不良、腹痛
  • 肌腱炎、肌腱受損
  • 可能使重症肌無力症患者肌肉無力的情況惡化
  • 紅疹
  • QT波間距延長
  • 光敏感
  • 重症肌無力症患者忌用
  • 不適合用於兒童及青少年
  • 孕婦或餵哺母乳期間的婦女不宜服用
 
 
細菌抗藥性

不適當使用抗生素會產生細菌抗藥性,即抗生素再不能殺死或對付導致感染的細菌。不適當使用抗生素包括漏服藥物、没有完成整個療程的抗生素以及在未經指示下服用抗生素等。細菌適應抗生素而當這些細菌没有完全被殺死,就會繼續繁殖,令同一種抗生素不再對這種細菌有效。結果,這會導致治療細菌感染的方案減少,以及現有的抗生素不能治療嚴重的感染。

你亦應注意個人衛生,例如經常洗手、食水和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及煮沸、清毒及覆蓋傷口以及當有呼吸道徵狀時戴上口罩。

請參考以下連結以索取更多有關細菌抗藥性的訊息:
http://www.chp.gov.hk/files/pdf/reducing_bacterial_resistance_with_impact.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承諾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對付抗菌素抗藥性的全球倡議-今天不採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自二零一二年,本港的抗生素關注日訂於每年十一月十八日,這項公共健康行動旨在提高公眾對細菌抗藥性威脅和謹慎使用抗生素的認知。有關詳情請參閱下列連結:
http://www.chp.gov.hk/tc/view_content/37111.html
 

返回最頂

 
 

服用抗生素一般須知


  • 根據指示服用藥物是非常重要的,病人必須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

  • 盡可能每天在相同的時間服藥。如漏服一劑量藥物,除非已接近下一次服藥的時間,否則應該盡快補服藥物。如果發現漏服藥物的時間接近下一次服藥的時間,不要補服藥物,只需按指示服用下一劑量的藥物。不要服用雙倍劑量的藥物。

  • 即使你覺得病況好轉,也不要停止服藥,因你必須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

  • 不要飲酒,因為這會影響藥物的效力或增加抗生素副作用出現的風險。

 


 

返回最頂

 
 

與你的醫生溝通


  • 衞生防護中心強烈建議市民“睇醫生,問清楚。抗生素,咪食錯”。
    (http://www.chp.gov.hk/files/jpg/poster_Final_170211.jpg)

  • 抗生素只應在醫生監督下使用。

  • 告知你的醫生有關你的醫療記錄及正在服用的藥物,因其他藥物可能會與抗生素有相互作用,而且某些疾病可能須採取特別預防措施。

  • 告知你的醫生你是否或曾否發現對任何藥物敏感。某些抗生素會產生交叉過敏反應,即使你從來没有服用過某些抗生素,也可能要避免服用。

  • 如你正在服用口服避孕丸,須告知你的醫生,因為某些抗生素或會影響口服避孕丸的效用,而你可能需要別的避孕方法。

  • 徵詢你的醫生的意見,以取得最佳的治療方案。不同的抗生素對身體產生不同的作用,因此你或會出現不同的副作用。你的醫生會根據你的身體狀況和你對藥物的反應,處方最合適的藥物。

  • 如你懷疑身體出現的徵狀或副作用與你服用抗生素有關,應盡早徵詢醫生的意見。你的醫生可能會覆檢你服用藥物的種類。

  • 如你正在懷孕,須告知你的醫生,因為一些抗生素可能影響胎兒,不應在懷孕期間服用。


 

返回最頂

 
 

藥物的貯存

藥物應存放在陰涼及乾燥的地方。除非藥物標籤上列明,否則藥物不應貯存在雪櫃內。此外,藥物應妥善存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防止兒童誤服。

 

 

返回最頂


 
藥物辦公室特此鳴謝衞生署專業發展及質素保證,以及衞生署感染控制處對撰寫本文作出寶貴的貢獻。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201212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