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 至 主 要 內 容
PS_banner_01aPS_banner_01b
列印頁面
 

口 服 非 類 固 醇 消 炎 藥

 

引言


非類固醇消炎藥是一組具有鎮痛(止痛)、消炎(減低一種身體出現發紅、腫脹、疼痛及灼熱的反應)及退熱(降低體溫)功效的藥物。

非類固醇消炎藥透過干擾身體內的某種稱為環氧合酶(COX)的酶而發揮其功效。COX控制一種稱為前列腺素的化學物質的生產,而前列腺素負責體內很多細胞反應及病理生理過程。

COX分為COX-1COX-2兩種類別。COX-1在胃腸道中可保護胃部免受胃酸傷害,而在血液中則負責血小板的聚合。COX-2主要負責調節導致疼痛和發炎的前列腺素的釋放。此外,當前列腺素釋放至腦部時,則會引致發燒。
  Photo of Preface

返回最頂

 

非類固醇消炎藥的分類


針對不同類別的COX的非類固醇消炎藥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的藥效及副作用。根據它們所針對的COX類別,非類固醇消炎藥可分類如下:
  • 非選擇性的非類固醇消炎藥 – 抑制COX-1COX-2的活性
  • COX-2抑制劑 – 只會抑制COX-2的活性。由於不影響COX-1,此類型的藥物引致胃出血的風險較低。

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藥

在香港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藥包括:
  • 非選擇性的非類固醇消炎藥 – 布洛芬、雙氯芬酸、吲哚美辛、酮洛芬(苯酮苯丙酸)、酮咯酸、甲芬那酸、萘普生及吡羅昔康;
  • COX-2抑制劑 – 塞來考昔及依託考昔

大部份常用的非類固醇消炎藥(如雙氯芬酸片劑和甲芬那酸膠囊)須經醫生處方才可在藥房配發。而有些非類固醇消炎藥(如布洛芬藥片) ,則毋須醫生處方亦可在註冊藥房由註冊藥劑師監督下購買。

Photo of Classification of NSAID
 

阿士匹靈

阿士匹靈是一種已研製過百年的非類固醇消炎藥,以往亦曾被廣泛應用。然而,基於其副作用及其他類同藥物的出現,現時阿士匹靈主要是以低劑量用於高風險的病人,以預防血小板的聚合。

血小板對止血很重要。然而,對於曾有中風、心臟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病人來說,血小板的聚合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病及腦血管病的風險。低劑量的阿士匹靈可用於此類高危病人,以預防他們出現血栓,如心肌梗塞及中風。

十六歲以下的兒童服用阿士匹靈,可引致一種嚴重及可致命的情況,稱為雷爾氏綜合症。因此,十六歲以下的兒童是不應服用含阿士匹靈的製劑。

雖然阿士匹靈是一種非處方的藥物,但並不建議非高危人士慣常地服用低劑量以預防血栓,因其風險(如出現胃潰瘍及內出血的風險)遠超過治療所得效益。

 

返回最頂

 

臨床用途


非類固醇消炎藥的三大用途包括:
  • 舒緩溫和至中度的疼痛
  • 減低急性及慢性發炎
  • 退燒

非類固醇消炎藥有不同的劑型,包括口服劑(如藥片、膠囊及藥水)、外用劑(如凝膠劑、膏劑及塞劑)及注射劑。
 
單一劑量的非類固醇消炎藥與對乙醯氨基酚有相若的鎮痛效能。定期足量的使用則具有持久的鎮痛及消炎效能,特別適用於治療與發炎有關持續性的疼痛。此外,非類固醇消炎藥用於治療其他痛症,如背痛、軟組織病症,也有一定的效益。

Photo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會導致關節發炎的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或會出現關節疼痛及僵硬等症狀。非類固醇消炎藥能舒緩受影響關節的疼痛及腫脹,但並不可以減慢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情進展。

返回最頂



 

副作用


非類固醇消炎藥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取決於所使用的藥物種類、劑量和療程的長短。一般而言,COX-2抑制劑引致胃部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較非選擇性的非類固醇消炎藥為低,但出現心臟副作用的風險則相對較高。長期或服用高劑量非類固醇消炎藥的人較易產生不良反應,而副作用亦較常出現於年長患者。患者應向醫生諮詢最妥善的治療方案。

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腹瀉、便秘及食慾下降。非類固醇消炎藥也可引致水腫。

較少見的不良反應包括:
  • 頭痛、頭暈、神經緊張、抑鬱、倦睡、失眠及眩暈
  • 長期服用高劑量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輕微增加出現血栓如心肌梗塞及中風的風險,此等風險在使用COX-2抑制劑時尤其明顯
  • 延長出血時間
  • 患有哮喘或過敏症的病人對非類固醇消炎藥較易有過敏反應,可能出現嚴重的皮膚反應及血管性水腫
  • 在罕見的情況下,尤其是用於那些本身已有肝臟或腎臟問題的病人時,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會影響肝臟及腎臟的功能

返回最頂

對不同組別病人的注意事項


懷孕婦女


在懷孕期間不建議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從懷孕第30週起,更不應服用任何非類固醇消炎藥。


哺乳婦女


除非醫護人員認為治療對你與寶寶利多於弊,否則在哺乳期間並不建議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


生育年齡的婦女


長期服用某些非類固醇消炎藥(如雙氯芬酸,甲芬那酸或會降低女性生育能力,但停藥後情況是可以改善的,故不建議正嘗試懷孕的婦女服用此類藥物。


長者

由於長者較易於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後出現副作用,所以應謹慎用藥。


腸胃潰瘍或出血的病人


正患上腸胃潰瘍或出血的病人,不應服用任何非類固醇消炎藥。曾有腸胃出血、潰瘍或穿孔的病人,尤不宜服用吡羅昔康、酮洛芬及酮咯酸。


心血管病和腎病的病人


在罕見的情況下,非類固醇消炎藥可損害腎臟和心血管系統((心臟和血管))。因此,一般不建議有患上心血管或腎病潛在風險的病人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此外,嚴重心臟衰竭的病人亦不應該服用任何非類固醇消炎藥。


哮喘病人


哮喘病人應小心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因某些哮喘病人於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後,哮喘症狀可能惡化。

醫生或藥劑師在考慮過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的風險和效益後,將選用最適當的劑型和劑量,病人應遵從醫生或藥劑師的指示用藥。

返回最頂



如何減低非類固醇消炎藥的副作用


非類固醇消炎藥被廣泛使用於治療許多不同的疾病和情況。若遵從醫護專業人員的監督下服用可避免出現嚴重副作用,又可達致理想的治療效果。在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前,應先諮詢你的醫生或藥劑師,這對長期或以高劑量服用的人士尤其重要,因你對藥物的反應須受密切監測。
  Photo of Reduce your risk of corticosteroid side effects

與醫生溝通

  • 非類固醇消炎藥必須在醫護人員監督下使用
  • 應向醫生尋求最好的治療方案。有時候,採用非藥物治療和服用一般藥如對乙醯氨基酚可得到相同的功效。外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可以有效地治療短暫或局部疼痛。醫生或會因個別情況選用某些較少引發特定的副作用的非類固醇消炎藥
  • 由於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會與其他藥物有相互作用,而某些病人亦須於用藥時格外小心。你應告知你的醫生你正在服用的藥物及醫療紀錄
  • 如你正懷孕或在哺乳期間,應告知你的醫生或藥劑師
  • 若出現任何懷疑與非類固醇消炎藥有關的副作用,如胃痛和血壓高,你應立刻求醫
  • 應遵照醫生的指示定期覆診

服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

  • 應按照醫生的指示服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一般來說,藥物應與牛奶或食物同服。若病人不能忍受腸胃副作用,醫生可能會處方腸溶劑型的藥物,或改變藥物劑型以減少如消化不良等症狀。
  • 如果你需要長期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你患上胃潰瘍和出血的風險會增加,你可能會獲處方保護胃部的藥物。

生活習慣的調節

  • 建議你避免吸煙及飲用大量酒精飲品,因為這可能會增加你患上胃潰瘍的風險。

 

返回最頂


 

藥物的貯存

藥物應存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除非在藥物標籤上列明,否則藥物不應貯存在冰箱內。此外,應妥善保管藥物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以防止兒童誤服。
 

 

返回最頂

 

使用保健產品須知



坊間有不少宣稱適用於痛症的保健產品,不少患有急性或長期痛症的病人會服用這些產品,以圖緩解痛症。他們有時會從本地或外地購入此類產品

衞生署過往曾收到有市民因服用這些產品而感到不適的個案。有些病人在服用後出現了庫興氏綜合症的症狀,如體重增加、滿月臉、毛髮長於四肢、臉部和背部或甚至高血壓及高血糖 。這些產品經化驗後証實摻雜了皮質類固醇。有關這些個案的資料,你可參閱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網頁的"被發現含有未標示西藥的產品"。

如有任何不適或疾病,病人應與醫生合作,並按照他們的治療方案來控制病情。在沒有醫護人員的指導下自行服用保健產品,不但可能影響病情,也可能會導致疾病,甚至因藥物的相互作用而引致危害性命的後果。市民在服用任何保健產 品前,應先諮詢家庭醫生、藥劑師或醫護人員的意見,不應胡亂相信保健產品所宣稱的效能圖以控制病情。
  Photo of Proper use of health products

 

返回最頂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20126

 

 

 

返 回